(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教师会暑假刚开始,又有多名学生溺亡!7月6日,湖北孝感,一名家长带孩子到岸边玩耍,孩子落水后被冲走,不幸溺亡。7月5日,浙江宁波,5名十六七岁的男孩结伴到水库游泳,其中3人不幸溺亡。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50多个孩子溺水,20多个孩子溺亡!每一起溺水事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崩溃。这不是一条条没有温度的新闻和文字,这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一个个悲剧,再次给了我们血的教训:第一,不要让孩子放假后去游野泳!第二,不要让孩子单独离家外出玩耍!第三,不要让孩子结伴到水边玩耍游泳!为此,教育部发布紧急预警:《坚决防范遏制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希望家长们认真阅读本篇《2023暑期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常识》。溺水三大误区仔细阅读避免踩坑每次在群里发防溺水通知,家长们都有点烦。各大防溺水公众号文章下方留言区也是牢骚一片:天天纸上防溺水,四知道,六不准倒背如流,天天淹死人,有用吗?有这防溺水的功夫,不如多建几个公共泳池,让孩子在学校学会游泳。溺水事件中有三大误区,一定要牢记:误区1:会游泳就不会溺水什么叫作会游泳?有句老话叫“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不会游泳大部分都怕水,一般不会去野水里游,即使去也不敢轻易下水;而很多孩子在游泳馆学习了游泳,能够在游泳池自由来回,甚至可以一下游个几百米距离,至少在室内水域确实问题不大,于是就仗着艺高人胆大,敢去野外或者江海游,而且对安全措施不甚注意。面对不熟悉的水域,潜在的未可知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非常容易发生抽筋等危险情况。野外又不像泳池有救援人员,自然容易发生意外。会游泳的人遇到溺水就会憋气,而且技术越好的憋的越久。这样不利于呼吸,很容易造成颅内出血,所以说很多淹死的或溺水的都是会游泳的。所以,不管会不会游泳,都不能放松警惕!水下很危险,特别是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腿部抽筋、身体疲惫、空腹等也会导致无法正常游泳,从而溺水。误区2: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好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很多游泳池溺水事件,父母就在孩子溺水地点不远处,却对孩子溺水丝毫没有觉察。误区3:游泳圈可以很好保护孩子?在防溺水中,没有任何设备可以代替成年人的监护!很多人认为有了游泳圈就万无一失了。孰不知,游泳圈也有危险,当游泳圈在水的推动下突然翻过孩子的头,或是游泳圈突然漏气时,可能发生溺水。
溺水如何有效自救?1、保持冷静,放松全身,让身体自然上浮;2、尽量把头向后仰,使嘴巴和鼻子露出水面呼吸;3、甩掉鞋子和身上的书包等重物;4、如有漂浮物尽量抓住。
溺水急救时间就是生命5分钟内,进行及时救治,生还比例高达50%以上。6分钟后,死亡率则直线上升。10分钟以上,脑死亡概率达到100%。所以溺水急救。就是在跟时间赛跑。溺水者清醒时,安慰陪伴,注意保暖,必要时去医院观察。溺水者昏迷但有呼吸,胸腹部有上下起伏运动:将溺水者侧卧,开放气道,清理口鼻异物,等待急救车到来。呼叫溺水者无反应,5-10秒内胸腹部没有上下起伏运动,则心脏骤停已经发生。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先给与5次人工呼吸,随后30次胸外按压,继续以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施救。一直到患者有了反应和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家长应该这样做1、坚决禁止孩子单独外出游泳!这些地方不能去——开放的自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溪、海等;人工开放性水域,包括池塘、水库、人工湖等;工地或人为的水坑,包括蓄水池、石灰池、深水坑。2、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准备正规的泳具;游泳前先做热身运动,如有不适不能下水;在泳池里,和孩子保持一臂距离,随时看护;游泳时,感到身体不适或疲累时,应该马上上岸休息。3、在沙滩上,和孩子一起行动,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范围,不要独自下海游泳;4、在亲水平台和水上乐园,要阅读安全指引,让孩子穿好救生衣;远离护栏,不要翻过栏杆去玩水;戏水时,不和他人发生冲撞,更不可将人压入水中;5、在漂流时,必须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能脱下救生衣;6、在家中,不用大型容器储水,做好家周围与水体的隔绝。附儿童防溺水安全知识测试题(请把答案写在留言区):
请老师务必转发这篇文章给家长和学生,重视防溺水,我们在行动!您的一次转发,一个温馨的提醒,可能会阻止一次悲剧的发生,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平安!【版权说明】本文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教师会(ID:jiaoshihui9),一个真正为教师发声的公众号。本文版权归教师会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本文请添加微信:zuowenjun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