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记者魏哲哲)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日前共同向社会公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让全社会关心关爱因受到不法侵害而导致生活陷入急困的未成年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和延伸救助工作。
此次发布的十个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联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以专题形式集中发布。这些案例涵盖了刑事被害人救助、追索抚养费救助、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救助等可予救助的主要案件类型,案例覆盖面广。
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办主任孔玲介绍,人民法院不断加大救助力度,救助资金向未成年人倾斜。2020年至2022年,人民法院救助未成年人1万余人,发放救助金4.26亿元,人均救助4万余元,远高于成年人人均救助金额。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主动发现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线索,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优先发放救助金,及时解决其实际困难。针对一些基层人民法院救助能力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特别困难的,通过上下级法院联动救助、统筹资金使用,最大限度发挥救助资金的使用效能,共同帮助未成年人走出困境。通过建立“资金救助+立体帮扶”多元救助机制,人民法院与妇联组织密切协作,对未成年人开展多元化综合帮扶;通过向有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商请函等方式,解决未成年人入学、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等实际困难。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权益部副部长李岳阳表示,妇联组织将继续配合人民法院完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注意在基层日常走访、接听热线来电和开展家教指导等工作过程中,积极发现救助线索,及时移送同级人民法院,落实“应救尽救”原则,使更多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31日 13 版)
(责编:袁勃、胡永秋)标签: